在天津爆炸事故現場執行任務的北京軍區防化一區官兵,與相關專家、港口庫區業主方編組進入事故核心區,確認集裝箱的性質,并做標識,為清理工作做前期準備。昨天下午,記者身穿防化服,佩戴專業防毒面具,隨防化團官兵、專家及相關人員進入爆炸事故核心區,見證并記錄下“特種”作業的危險與艱辛。
事故現場殘留的金屬鈉遇硝酸鹽、水,就會爆炸,且產生氰化氫,非常危險。所以進入現場必須穿包裹全身的防化服,佩戴專業的防毒面具。防化兵使用的專業面具是帶一個碳罐,這種面具面對氰化物只能堅持50分鐘,而一般的防毒面具最多支持15分鐘。進入現場后,有水、白色物質的區域不能進入,更不能接觸。在離開現場時要全身洗消,尤其是鞋底要消毒。
。
記者看到,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幾乎沒有路,幾棟大樓僅剩了框架,已被熏成黑色;爆炸后變形、破碎的車輛、儲氣罐到處都是;有些鐵皮直接鑲嵌到水泥地中;被燒毀和震得變形的集裝箱堆成了小山,混亂不堪;四處都有濃煙,還有少量的明火。在標完第52個集裝箱時,已是傍晚6時5分了,郭連長通過對講機呼叫各組,開始撤出。在往外走時,大家的防護服里已積了汗水,連橡膠手套里的水也滿了。汗水從郭連長的防毒面具往外滲。走起路,腳下發出啪啪的響聲。
這時,四五名穿著防護服、帶著破拆工具的消防員向核心區中心走去。
部隊返回駐地,明天將繼續排查……